http://www.africare.org.tw/big5/index/index.jsp
中國時報 社會綜合 920214 高有智/特稿
頂著醫學系畢業生的光環,又考上預官,連加恩原本可以安穩服完一年十個月的軍醫役期,過著在許多役男眼中視為「爽官」的軍旅生涯。但他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,遠赴非洲布吉納法索。 連加恩說,他不是為要特意獨行,也並非懷著崇高使命感,只是想利用當兵階段增加生命經驗,到一個不曾到過的國家,擴展人生視野。 二00一年十一月,連加恩踏上被外人視為「黑色大陸」的非洲。連加恩說,頂著四、五十度高溫,一片荒漠與四散垃圾袋,當地不僅物質缺乏,教育水準低落,衛生環境也差,充斥愛滋病、瘧疾與寄生蟲。不過,當地居民就算再窮也不偷不搶,經常可以看到小朋友拿著幾包面紙、頂著高溫四處兜售。在他眼中,這是一個「君子之國」。 連加恩笑笑地說,雖然許多人都覺得非洲既遙遠又可怕,事實上,當地人卻善良又純樸。由於當地醫生看病較少接觸病人,他只要一摸病人,病人總覺得自己的病已經痊癒。「這群純樸的人們對台灣很夠意思,曾在聯合國發言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。」 由於當地醫療設備落後,加上衛生環境不佳,連加恩在非洲行醫曾發現怪病,在欠缺精密儀器與設備下,卻難以診斷。他說,曾有一個月,他上班的內科病房連續送進八個中風病人,多是年輕且無任何危險因子與感染徵候,但有些人發病一兩天就猝死。 他也曾目睹一名婦女因為遭毒蛇咬傷,感染出血性蛇毒,血庫卻鬧血荒,連輸血都有困難,最後不幸喪生。經過這個事件,他發起捐血活動,希望避免悲劇再發生。 在非洲行醫十五個月,除了門診看病,連加恩打算從事小學生寄生蟲流行病學調查與寄生蟲篩選治療計畫,他特地要求父親將生物統計學等相關研究書籍從台灣寄到當地。 有感於當地環境髒亂,尤其滿地盡是丟棄的塑膠袋,牛羊誤食還噎死,連加恩利用閒暇時間,與當地教會共同發動「垃圾袋換衣服」的運動。台灣愛心如雪花紛飛,前後約有一千五百箱,一度癱瘓當地郵局,目前仍在發放當中。此外,他還募款為當地掘井與蓋孤兒院,將台灣的愛心種在西非土地。 連加恩手上拿著當地的手工藝品,都是堆積滿山的垃圾袋剪裁做成的娃娃與手提袋。他說,今年六月就要退伍,但他考慮再留一年,繼續將台灣的愛心分享當地,「只要對當地有益,延緩回台取得專科醫師執照也值得。」 連加恩說,他只是平凡孩子,前往非洲三個月,就已經打破離家最久紀錄。做這些事,只是希望人生多一種嘗試,分享愛給需要的人。 |
布吉納法索在哪裡?距離台灣兩萬公里遠的一個非洲國家。去年之前,可能大部分台灣人聽也沒聽過。一直到去年,一封e-mail(電子郵件),繞過半個地球,進到每個人的電子信箱裡……。 這封e-mail是這麼寫的:「來自非洲的聲音——資源再利用,環保又人道。有位朋友在非洲服替代役,他在『布吉納法索』工作。他之前在當地試辦了一個計畫:三包垃圾換一件衣服。他這個計畫十分成功,因為那兒的垃圾問題嚴重,而且當地人十分缺衣服……」一時之間,台灣吹起一陣捐衣風潮,所有衣服都送到這位服役青年在台灣的教會——榮星教會,短短時間一收就達一千五百箱,光是運費就高達新台幣一百六十多萬元。 創造了這個布吉納法索捐衣奇蹟的,是六十五年次、畢業於陽明大學醫學院的連加恩。連加恩在非洲的事蹟在台灣被流傳著,有人曾經收到同樣一封信七次;這封信幾經傳閱轉寄,曾經遠達美洲,就連一位在西非迦納的台灣義工,也收到這封信,還特地搭了十二小時的公車,來到鄰近的布吉納法索,看看「三包垃圾換一件衣服」是怎麼做的。 如今這位引起廣大回響的替代役男完成兵役,在今年六月回到台灣了,連加恩不僅帶回了完全不一樣的六年級世代經歷,更打算暫時放下當醫生的工作,再回非洲去。為什麼?背後有什麼力量讓一個年輕人做了很不一樣的選擇? 兩年前,連加恩醫院實習結束,即將當兵,當時他得知國防部有外交替代役,「雖然不是去美國,也不是出國念書,但是我可以學新的語言(法文),同時還可去體驗異國文化生活。」於是他和家人討論,選擇了遠赴布吉納法索。對於這個陌生的國家,他上網查資料,除了當地的氣候年雨量,能查到的就是這個世界排名第幾窮的國家。就連小時候讀書,地理課本上這個地方都還是叫「上伏塔」! 拓展視野 從不會生活到義工先鋒 「《聖經》〈出埃及記〉裡有提到約瑟的故事,約瑟被兄弟賣到非洲當奴隸,最後卻能因為預言豐年來臨,而當上宰相,在那裡廣建糧倉,我和教會的弟兄也為加恩禱告,讓他在非洲有建設。」連加恩的爸爸、同時身為教會長老的連益雄,把兒子赴任非洲的事,當做是上帝交付的使命。 前年十一月,連加恩帶著受訓三個月的生疏法語服役去。一下飛機,這個位在赤道以北、北緯九至十五度的國家,迎面而來的就是熱浪襲人;前往醫療團途中,他見到的就是滿街垃圾,廢棄的塑膠袋甚至掛滿樹上。應該在學校讀書的小孩,在街上拿著三包面紙,頂著四十度以上的大太陽兜售;或是背著擦鞋工具,找白人、黃種人擦鞋賺錢,連加恩感受到這個國家的貧窮。在這裡的人,每天就是為了填飽肚子。活著,不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嗎?布吉納法索人的生活,強烈衝擊著生長於富裕台灣的六年級世代連加恩。 曾經被同學取笑「不會生活」的他,來到非洲還得買菜、作菜、飼養鴿子、猴子,體驗這些業外的工作。而真正拓展他的視野的是,許多外國援外團體的人道關懷。他遇到領少少薪水的日本年輕人教村民種樹;加拿大年輕人住在沒水沒電的村子教村民節育觀念;法國護士在這裡的衛生站幫忙;比利時年輕人在鄉下作動物保育;美國年輕人在這裡幫村民挖井;荷蘭音樂家蓋孤兒院,幫助雙親因為愛滋病過世的小孩;還有法國來的神父修女,二十幾歲就來到非洲,一待就是三、四十年。 而連加恩這個來自台灣的年輕人,除了跟著醫療團在各個小村莊義診,還參加了一個跨國義工團隊,成員是一個台灣人、三個法國義工、三個布國傳統音樂家、一個布國現代音樂家和一個布國版畫家。幾個原本不認識的黑人、白人、黃人,一起幫當地挖井、幫一個叫Ti ogo Mose的村子蓋孤兒院。 重返非洲 再待一年讓孤兒院上軌道 在這過程中,當地有許多孩子因為沒有錢繳學費而面臨被退學的命運,在詳細了解後發現,其實一個人一學期只要新台幣五十元,連加恩拿台北教會募到的三千五百元,讓七十個孩子重新回到學校。這件事讓他對金錢有了不同想法:「在那裡,一點點的錢就可以幫助人。」 現在這間孤兒院在台灣教會經費的支援下,已經蓋好了;同時,也以台灣教會的名義買下一塊地,做為孤兒院的辦公室,未來還要進行職訓工作。連加恩預計在八月重返布吉納法索,再待上一年,讓孤兒院的運作上軌道,讓這些孩子擁有一技之長。這次回國,接到很多人打電話向他表示,要捐兩口井的經費,要他繼續在布吉納法索鑿井。 回想這中間的過程,連加恩說,他個人也面臨過不少挑戰。一個二十五歲,才剛步出校門的年輕人,在異地從要獨力解決提領一千五百箱衣服郵件時,要給付的新台幣三十五萬元稅金問題,和黑市洽談挖井、蓋房子的事情,以及妥善運用陸續從台灣教會匯來一、兩百萬元的捐款。篤信基督教的他,在這裡自己準備了一塊厚紙板,一碰到問題,他就跪在沙漠中向上帝禱告。 二十個月的時間,連加恩待的地方,網路很慢、電視只有一台,相較於在台灣許多和他同年齡、成天泡網咖的年輕人而言,連加恩多了許多時間思考。 例如,他想到這地方為什麼貧窮?在當地連加恩看到也有很有錢的黑人,開著賓士,剝削自己的同胞,他想到的是第三世界的發展問題。當他一口又一口的井挖好,以及蓋好一間孤兒院,這種和當地民眾直接面對面接觸的國民外交,他感受到和台灣過去進行的「丟錢外交」確實不同。 「很多人會把兩年當兵的時間用多少錢在換算。」連加恩說,曾經有一個科技新貴告訴他,兩年當兵的時間,害他少賺了近四百萬元。這種用數字來衡量生命價值的觀念,對從非洲回來,生命有了新體驗的連加恩而言是不可思議的。 脫胎換骨 做事更有信心、主見、計畫 經過非洲的兩年歷練,讓他和現在已經在醫院工作的同學們有很大的不同。六月下旬回到台灣時,連加恩偶爾和同學聚會,每次聚會大家的地點大多選在醫院餐廳,看著同學身上背著call機,聊沒兩句就被醫院call回去,來來回回的忙碌樣子,連加恩說:「心裡會有點怕,因為有一天還是要回到這種生活。」 很多人對於當兵兩年這件事認為是浪費時間。但連加恩不同,好不容易熬了兩年,他又要投入非洲志工行列。 連加恩告訴爸爸,自己從小參加升學考試,一路都沒有被重考耽擱過,他想把因此「掙」出來的時間用在當志工。他認為當醫生是一輩子的事,在這裡「慢」一年沒有關係的。「加恩現在做什麼事都更有信心,有主見,也有計畫。」這兩年以來,一直在台灣擔任連加恩後勤支援工作的連爸爸,看到兒子的轉變,對於他決定再回去非洲,不再有上一次的憂心,心裡平安許多。 七月十二日在教會的團契裡,連加恩對著小他兩、三歲的年輕人,說著他這兩年經歷的事,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,不平凡的事發生在我身上。」 「在那裡我雖然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,但我可以幫助的人,因為我的存在,他的一生改變。」連加恩說自己嘗試去做一個付出的角色,而這也是下一波他真正想做的事,就是對台灣的年輕人有所影響。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