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亭集序原文 |
【大[大紀元訊】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,他的伯父王翼,王導;堂兄弟王恬,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。王羲之(321—379年,或303—361年),字逸少,號澹齋,原籍琅( )琊( )臨沂(今屬山東),後遷居山陰(今浙江紹興),官至右軍將軍,會稽內史,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,被後人尊為書聖。
王羲之七歲那年,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。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,雖已不錯,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。
為了練好書法,他每到一個地方,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,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。他在書房內,院子裡,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,都擺著凳子,安放好筆,墨,紙,硯,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,就馬上寫到紙上。他在練字時,又凝眉苦思,以至廢寢忘食。
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,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,運筆的道理。有一天清早,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,船到縣禳村附近,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,搖搖擺擺的模樣,磨磨蹭蹭的形態。王羲之看得出神,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,便想把它買回家去。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,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。道士說:「倘若右軍大人想要,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《黃庭經》吧!」王羲之求鵝心切,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。這就是「王羲之書換白鵝」的故事。
二十歲時,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。當時,人們講究門第等級,門當戶對。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,紛紛喬裝打扮,希望被選中。只有王羲之,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,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,一手筆劃著衣服。來人回去後,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。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,不禁拍手讚歎道: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!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。這故事便成了「東床」和「令坦」兩個典故。
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,據說有一次,他把字寫在木板上,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,這人用刀削木板,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裡面有三分之深。這就是成語「入木三分」的由來。
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,首推【蘭亭集序】。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。
東晉有一個風俗,在每年陰曆得 三月三日,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,以消除不祥,這叫做[修褉]。永和九年的 三月三日,王羲之和一些文人,共四十一位,到蘭亭的河邊修褉。大家一面喝酒,一面作詩。
作完了詩,大家把詩蒐集起來,合成一本【蘭亭集序】,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。王羲之拿起鼠鬚筆,在蠶繭紙上,揮起筆來。這篇序文,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【蘭亭集序】。此帖為草稿,28行,324字。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。作者因當時興緻高漲,寫得十分得意,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。其中有二十多個「之」字,寫法各不相同。宋代米芾稱之為「天下行書第一」。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《蘭亭序》十分珍愛,死時將其殉葬昭陵。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。今人所見,皆為《蘭亭序》臨摹本。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,除《蘭亭序》外,著名的尚有《官奴帖》、《十七帖》、《二謝帖》、《奉桔帖》、《姨母帖》、《快雪時晴帖》、《樂毅論》、《黃庭經》等。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,筆勢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,後人評曰:「飄若游雲,矯苔驚蛇」,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。
(資料來源:世華網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 5/3/11/22/n415730.htm)
| ||
王羲之與王獻之像 |
| 書聖故居 |
王羲之傳說故事 ─ 題扇橋 ~王倢妤~
一天傍晚,王羲之在紹興城裡的一座石橋上散步,正走到橋頭的時候,看見一個老婆婆愁眉苦臉地提著一籃子竹扇,拄著拐杖,站在橋頭叫賣。王羲之看到沒人買老婆婆的扇子,十分同情,就走上前去說:「老婆婆,你的扇子上沒有畫,也沒有字,當然沒人要。我來給你的扇子寫幾個字好嗎?」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,但是覺得他很熱心,就把扇子都交給了他。王羲之立刻去借來了筆、墨、硯,然後靠在石橋的欄杆上,拿著扇子題字,不一會兒,就給每一把扇子題好了字。老婆婆看到這些龍飛鳳舞的字,把扇子弄得黑一塊,白一塊,臉上露出不高興的樣子。王羲之安慰老婆婆說:「你放心,你隻要說字是王右軍寫的,一定會有人來買的。」果然,人們聽說字是王右軍寫的,都搶著要買,一籃子竹扇很快就賣完了。老婆婆非常感謝王羲之。現在紹興市內有一座石拱橋,叫做「題扇橋」,據說就是王羲之為老婆婆題扇的地方。
王羲之傳說故事 ─ 鵝池
傳說,有一個道士,一直想請王羲之寫一本《道德經》。他聽說王羲之最喜歡白鵝,喜歡白鵝高潔的性格、昂首的姿勢、洪亮的叫聲,就特地養了一群白鵝。一天,王羲之路過道士家,隻見門前清清的池水上,遊著一群白鵝,張開了翅膀,拍打著水花,高昂著頭,大聲叫著,朝前遊去。王羲之被這景像迷住了,久久不願離去。他要求道士把這群鵝賣給他。首士笑著說:「既然您這樣喜愛,我就把這群鵝全部送給您。但是有一個要求,想請您替我抄寫一部《道德經》。」王羲之二話沒說,當場替道士抄寫了這本經。道士非常高興,立即把這群鵝裝進籠子送給王羲之表示感謝。現在紹興城外的蘭亭公園裡,有一個鵝池,池邊樹著一塊石碑,碑上「鵝池」兩字,據說「鵝」字是王羲之寫的,「池」字是他的小兒子王獻之寫的。
王羲之傳說故事 ─坦腹東床
王羲之為人坦率,不拘禮節,從小就不慕榮利。《世說新語》裡載有王羲之「坦腹東床」的美談。
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,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。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。 門生回去後對 郗鑒匯報說:「 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。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,都一個個神態矜持。只有一個人在東床上坦胸露腹地吃東西,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。」郗鑒聽了,說:「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。」後來一打聽,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,就把女兒嫁給了他。從這則逸事上看,王羲之從小就具有曠達的性格,很少為一些小事戚戚於心。也許這就是他的書法雄渾開闊,具有自由氣象、瀟灑神態的原因之一罷。也因為這個典故,後來人們就把「東床坦腹」、「東床」作為女婿的美稱,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「令坦」。
留言列表